苏州智本信息科技,助力数字智造!为企业数智化转型升级赋能!
_欢迎光临智本信息!
免费咨询:

行业政策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政策

关于高企认定,知识产权了解一下?

发布人:        发布时间:2019-4-30 9:52:42

一年一度的高企申报正在火热进行中,咱们都知道知识产权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那是相当的重要,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就明确表示:不具备知识产权的企业不能申报高企认定。

那么重点来了,小本今天为申报君们带来的就是关于企业在申报高企时要如何做好知识产权方面的准备工作的内容。

高企认定中对知识产权的要求








一、高企认定中关于知识产权的基本条件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上述指标中,需要特别注意:

💚知识产权的权利所有人必须是企业,且知识产权所保护的技术必须对企业产品(服务)起到核心支撑作用;

💚支撑企业产品的核心技术,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


二、知识产权相关评价指标

在高企认定时,需要企业创新能力评价应达到相应要求(>70分);其中,知识产权分值≤30分,其相关评价指标有:


根据以上条件及评分标准,我们可以从中确定高企认定中对知识产权的要求。

      

三、确定知识产权的要求

1.权属人:知识产权权属人应为申请企业。另外,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存续期内,知识产权有多个权属人时,只能由一个权属人在申请时使用。有些企业,专利等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人是发明人、工程师或者企业法人企业老板等,这种情况必须要把专利转让、授权给企业本身,才有效。

2.获得地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所指的知识产权须在中国境内授权或审批审定(由中国知识产权局颁发授权的),并在中国法律的有效保护期内。

(TIPS不支持通过享有五年以上的全球范围内独占许可权利的方式取得知识产权。不支持在外国或者香港、澳门、台湾地区获得的知识产权。

3.获得时间:高企认定只要求知识产权必须在有效保护期内,不限制获得的时间。申请认定时专利的有效性以企业申请认定前获得授权证书或授权通知书并能提供缴费收据为准。

4.获得方式: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知识产权的获得方式有明确的要求,必须是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5.相关性:高新认定中的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需要跟企业的主营业务密切相关,是企业的核心收入来源。

6.数量:想要在知识产权相关评价指标中获得高分,企业需要在申请认定前,确保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 I类≥1个(7-8分)或Ⅱ类≥5个(5-6分)。






关于知识产权的布局规划


1.了解企业可获得的知识产权种类、周期等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中,对企业知识产权情况采用分类评价方式,具体分类情况如下表:

注意:相对于Ⅰ类知识产权来说,Ⅱ类知识产权的含金量小,所以落实到评分机制上就是得分少,而且在申请高新技术企业时只能使用一次


然而,知识产权的获得需要一定的时间周期,少则一个月,多则两三年。因此,企业提前布局规划知识产权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大家可以根据下面的表格,来安排知识产权的布局工作。

这里的周期指递交申请到下证的时间,不包括前期策划和撰写的时间。


2.根据研发项目的进度,提前布局,持续申请

早早准备,及时挖掘研发过程中的产品、工艺创新点,确保申请的知识产权与研发项目、高新技术产品有关联性。

对于含金量比较高的创新点,建议企业可以申报发明专利,或者可以发明和实用新型双报。

高企培育的理念是希望企业能够持续创新,持续进行研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的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3.借助外力实现知识产权评价高分策略

如果企业的自主研发实力不是特别强,获得的知识产权也都是集中于II类知识产权(比如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我们可以利用评分规则,通过受让、受赠和并购等方式获得I类知识产权(比如发明专利),但一定要是与企业研发及高新产品技术相关。

这样,企业既可以因为拥有I类知识产权,在知识产权数量取得A档分数;还可以凭借“自主申请的II类知识产权+受让、受赠和并购获得的I类知识产权”组合形式,在知识产权获得方式取得A档分数。


苏州智本

微信公众号!


友情链接:

国家税务总局     |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 苏州网站建设     | 江苏省科学技术厅     | 江苏省人民政府     | 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     |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 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江苏省商务厅     | 国家知识产权局     | 江苏省知识产权局     | 苏州市科学技术局     | 上海市人民政府     | 苏州市知识产权     | 苏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 苏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苏州工业园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     | 苏州市高新区管委会     | 昆山市人民政府     | 相城区科技发展局     | 苏州市姑苏区企业服务平台     | 吴江区政府     | 常熟市人民政府     |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苏州市吴中区人民政府     |